王二柱被元家丫头神秘的表情给逗笑了,发誓说:“行!丫头咋说俺就咋做!只要你的来路,叔我别无他求。”
元初夏调凯他道:“叔!你成语用的不错嘛。”
王二柱听得一愣,后来才反应到,自己刚用了个成语。
王二柱虽说有点憨厚,可也是读过书的,也是村里的唯一一个读了书没去考试。
这一晃都30多年了,也算是儿孙满堂吧。
俩儿子也是能干的料,儿媳妇也是把家里管理的井井有条,在年仅三十岁就开始了养老了。
元初夏不禁感叹,古代时期的人,早熟是真的早,成亲嫁人也是真的早。
无奈之下,晃晃头,干脆不让自己想这些东西。
何况她还没有完成原主的遗愿和小包子读书的愿望,还有就是自己要爹娘环游世界的愿望。
在现代时,这些愿望都是空想,现在可不是了,父母健在,弟弟爱书,自己爱玩,怎么的也得满足愿望之后在考虑无关紧要之事啊。
想通了之后元初夏跟王二柱是聊得很开心。
一大一小被夕阳西下的金光照耀,就像是秋天里的话似的,温暖人心。
翌日
元初夏早早的起了床,跟元槐夫妇打了招呼,独自去镇上。
起初孙九娘不放心,是非要跟着过去,说什么她一个未及笄的小姑娘出门买东西是个啥事,说啥也得跟着才放心。
元初夏怎么可能放过这么好的机会嘞!说是那时快,叫上了元槐跟她一起软磨硬泡的说大半个小时,才把自己的亲娘给说通。
在临走之前,孙九娘让她连连发誓一定要平安回来。
她顺从了孙九娘的话,发誓:“我、元初夏,这次出去,绝对不惹事情,一定平平安安的回来,不让娘担心,否则天打雷劈,不得好死。”
“呸呸呸!”孙九娘笑骂:“哪有孩子这样说自己的啊!”
要是孙九娘懦弱,不如说她坚强。她可以为了孩子,吃再多的苦,受再多的累,也可以为了自己的想相公,年年守在吃人不吐骨头的元家里面。
说实话,元初夏很佩服她,不仅仅是因为这些。
她走出山脚,半路上遇到了正在赶着牛车去镇上的王二柱。
王二柱刚从家里出来,驾着牛车想去镇上换点银钱,给家里垫补垫补。半路上遇到了元初夏,问过之后才知道她也要去镇上换东西。
只不过也是那些野菜啥的,王二柱心里又是一阵的感慨。
一路上元初夏和王二柱也有了说话的伴,这段走向镇上的路也不再那么乏味。
牛车的速度不慢不快,也就一个小时的时间到了。
元初夏坐在牛车上欣赏着正上的光彩,不知不觉间就到了那件回春堂药铺。
元初夏说:“叔!我就在这下车,您把放这就成。”
说着,她就从车上跳了下来,笑嘻嘻的看着王二柱。
王二柱也是一愣:“娃!这里是药铺,你来药铺作甚?”
“叔!我过来看看,顺便把我带的草药换成银钱。”元初夏说着把自己身上的哪几种常见的草药拿给王二柱看。
王二柱这才恍然大悟,知道了这丫头为啥在这下车,他说道:“那成!你把事办完后,就在咱过来的镇头那等我,我在拉你回去啊!”
元初夏笑着说道:“好嘞!叔,那您慢走啊!”
王二柱在元初夏的眼眸渐渐远去。
元初夏转身走进这间回春堂药铺,看到一个店小二,礼貌的问道:“这位小哥,请问你们老板在吗?”
正在干活的店小二听到这样的话,以为是来了个大客人,抬头看,没想到却是以个浑身上下穿着破破烂烂的小乞丐,不耐烦的挥挥手:“走走走!你们乞丐讨饭是能在这讨的吗?在说我们掌柜的是你说能见就能见得吗?”
元初夏听到这样的说声,心里很是不悦,可又实在没办法,家里现在着实需要钱,她愣了愣嗓子,又问道:“你们掌柜的在吗?”
那个店小二看着眼前不知道好歹的小乞丐,想要伸手打,却被元初夏的冷眸给吓到了。
那冷眸,绝对是死过之后才有的,还是惨死的那种。
霎时间,店小二不知道该怎么收场,那手定在空中,不知是打还是放下。
这楼梯下来了一位年过四十的老爷爷,他捋了捋白胡子,说道:“小二,你又偷懒,是不是又想扣工钱了?”
店小二一听工钱要被扣了,顿时嬉皮笑脸的看着那位老爷爷:“掌柜的!我哪敢啊,这不是来了个小客人嘛!”
说罢,他便把元初夏给推了出去当炮灰使。
元初夏只想翻白眼,心里很是鄙视这个人。
但对那位老爷爷很是恭敬:“老爷爷,您就是这的掌柜吧?”
白胡子老爷爷看了看眼前说话的人儿,虽然衣服破陋不堪,可眼睛里的灵动是无法遮掩的。
白胡子老爷爷开口道:“丫头,你找我有事吗?”
“老爷爷,我听说你们这收药材,是这样吗?”元初夏忽闪忽闪她的大眼睛。
“是有这么回事!你有啥药材?我们这只收像灵芝,人参,熊掌鹿、茸之类的稀有药材。”白胡子老爷爷回答道。
“那这些是个怎样的价格呢?”元初夏绝口不提自己手上的药材是什么药材。
本来那位老头还等着她报药材名,这样的话她也可以往下压压价格,可谁知,这丫头倔得很,就是不说啥药材。
那位老头想了想,开口道:“你真的有这稀有药材?还是上了年份的?”
元初夏没做出任何反应。
“你跟我来。”白胡子老爷爷丢下这句话,上了楼。
元初夏不紧不慢的干了上去,同时也在观察这个药铺的摆设。
随后元初夏跟那老头来到了二楼的一个包间,这个房间像是会客用的,简单的装饰,不雅俗,很是趁人心意。
回春堂的掌柜坐下,说道:“丫头,你的药材打算卖个啥样的价格?”
元初夏没有直接回答,说:“老爷爷,你们这个药铺人流很是广泛嘛!不愁没有客人啊!”
元初夏这句话一出,老头就知道她啥意思了,那药材能给多高是多高。
那掌柜想了想,说道:“我三百两收下你的药材。”
元初夏:“五百两。”
“五百两你收下,我保证你不后悔!一口价免讨价还价,你若不同意,我就换家药铺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