别看管海波年纪不大,可他在教学上,是真的有一套。
讲起课来声情并茂,通俗易懂地给学生们描绘出了,诗中的场景。
几乎一节课下来,班里的大部分学生,就可以通过对内容的理解,背诵出这首诗的全文了。
“这《夜书所见》的后面一句:知有儿童挑促织,夜深篱落一灯明。”
“是说在诗人所见的情景,家中有几个孩子,还在兴致勃勃地斗着蟋蟀。”
“直到夜深人静了,还把灯亮着,不肯去睡觉。”
“这个‘促织’,就是‘蟋蟀’的意思,在很多地方又叫‘蛐蛐’。”,管海波看了一眼教案,用不急不忙的语气,对着一种学生说道。
“老师,这个斗蟋蟀,是什么意思啊?”
有一个胖胖的小男孩,举起手提问。
“这个斗蟋蟀呀……”
“是我们国家古代的一种,休闲娱乐的方式。”
“雄性的蟋蟀,都比较喜欢打架。”
“它们会为了保护自己的领地不被侵犯,或者为了争夺配偶,相互之间大打出手。”
“古代的人们,根据蟋蟀的这一特性,把两只雄性蟋蟀放到一块挑逗。”
“等它们被挑出了火气,相互之间就会打架了。”
“人们便以此为乐!”,管海波细心地解释道。
说完,他拿出手机,看了一眼时间。
这时距离下课,已经不足五分钟了。
管海波合上书本,准备下课。
他看了一圈,下面的学生。
找了个话题,问道:“对了,同学们……”
“以前的小孩子们,之所以晚上还可以斗蟋蟀。”
“一来,是因为他们天性好玩。”
“在宋朝没有很多娱乐性活动,因此他们只能以此为乐。”
“二来,那时候的孩子们,也不是人人都能上得起学堂的。”
“只有富人家的小孩,可以去学堂读书。”
“你们很幸运,有国家做扶持,保证你们人人都能有书念。”
“那你们既然有这个机会,就得好好读书啊……”
“不能辜负了祖国,对你们的殷切希望,知道吗?”
管海波用适时的教育,引导学生们好好读书。
还用时代的对比,培养了他们感恩的心。
“知道了……”
下方的学生们,异口同声地回答道。
再次拿出手机,看了一眼时间。
还有三分钟下课……
管好波想了想,干脆抛出了一个开放性的问题。
道:“同学们,能不能告诉管老师。”
“你们长大以后,都有自己的目标吗?”
“准备做些什么呢?”
这个问题一出。
有几个反应快的学生,第一时间举起了手。
“阿卜杜克热木·阿巴拜克日,你来说!”
管海波示意前排一个瘦瘦小小的男生,起来回答问题。
刚才就数他,举手速度最快。
“管老师,我……我长大以后……”
“想像我的爸爸妈妈一样,在城区开一家营养馕店。”
被管海波点中姓名的小男孩,缓缓站起身。
擦了擦鼻涕,看了一眼管海波。
用很是微小的声音,回答说道。
“呃……”,管海波被阿卜杜克热木·阿巴拜克日的回答,给说愣了一下。
他曾猜测过,类似科学家、歌唱家、演员、教师、医生之类的回答。
但他完全没有想过,这样的结果。